广平县平固店镇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途径效果好
时间:2023-08-02 10:54:55 来源:燕赵民声网_致力于燕赵百姓生活资讯传播! 责任编辑:王先生 点击数:572
广平县平固店镇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途径效果好
日前,广平县平固店镇南吴村林下饲养的土鸡和大鹅出栏,由于肉质紧实,味道鲜美,营养价值高,通过电商平台卖了个好价钱。
近年来,广平县平固店镇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途径,打破资金、环境、空间制约,盘活空闲宅基、存量土地、文化资源等要素,探索形成了“土地托管型”“村企联营型”“集体经营型”“资产租赁型”等发展路径,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驶入“快车道”。
广平县平固店镇党委书记烟明生说:工作中坚持镇党委牵总,下好增收“一盘棋”,聚焦“连片打造、集中突破、全面推进”总体思路,确立了“三整合四全域五振兴”推进举措,实现了组织化推进、集团化运营、多元化发展。
“三整合”即整合空闲宅基,发展乡村企业;整合连片土地,发展规模种植;整合三产资源,发展特色旅游。以周庄村为试点,整合了空闲宅基3000余平米,为建设食用油加工厂、配套建设停车场提供了土地保障;整合了70余亩废弃坑塘,积极发展肉牛养殖、莲藕+垂钓项目,破解了项目用地瓶颈。
广平县平固店镇周庄村党支部书记栾海雷说:为破解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建设用地难题,我们周庄村通过清查、整合、盘活闲散庄基、残次林地、坑塘河渠、闲置土地等“死资源”32块40余亩。其中,达到5亩以上成方连片空闲宅基1块,为发展集体经济、建设厂房提供了保障。同时,我们村两委还积极流转休耕土地、收回到期集体土地、充分利用林地,用于发展集体经济项目。
“四全域”即全域拆违,打通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断头路;全域整治,解决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土地难;全域清理,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外环境;全域提升,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全要素。以东王封、韩固等村为试点,整合流转成方连片土地1000余亩,发展种植了节水高粱、高效谷子;整合大庙、丁村、东营、平东街、苗辛寨种植大棚,发展菌菇种植。以大庙村为试点,整合菌菇产业、休闲旅游等资源,抓实菌菇产业链提升,发展特色乡村游。“五振兴”即产业振兴、人才振兴、文化振兴、生态振兴、组织振兴。实施村党支部书记动态调整,开展农村“领头雁”培育工程,推行村支部书记和“两委”干部到集体经济组织交叉任职,选优配强务实型干部队伍,确保同轴共转、形成合力,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提供坚实组织保障。目前,30个村党支部书记均兼任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定代表人。
广平县平固店镇镇长闫现喜说:我镇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,实现资金变股金。参照村监会模式,由集体经济服务中心牵头成立监督小组,由镇纪委书记牵总,负责对7个公司在决策决议执行、重大事项民主决策、财务和资产管理等方面的监督,通过排查风险点、制定防控措施等方式,从源头杜绝集体公司因监管不到位产生的腐败现象。
以广平县平固店镇集体经济服务中心为平台,成立“河北领头雁园林绿化有限公司”、“河北领头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”、“河北领头雁养殖有限公司”、“河北领头雁建筑安装有限公司”、“河北雁泓烁广告传媒有限公司”、“邯郸市雁飞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”等7家公司。将集体公司经营与村级产业深度融合,打牢发展集体经济的基础,通过公司化运作,引导产业发展,形成特色和规模,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。
30个村党支部将30个村集体经济合作社、全镇种养殖户及协会组织动员起来,各个党支部开展动员并采取土地入股、技术合作、租赁开发等模式,通过投资参股,提升集体经济组织的自我造血功能。通过资金、土地、技术等各类入股,推动由“单打独斗”到“抱团发展”的转变,多方式、多模式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。为充分发挥菌菇基地优势,成立了镇级菌菇专业合作社,全镇30个村每村筹资2万元投资入股,按照“集体经济领导小组+镇级平台+公司+合作社”方式,发展赤松茸林下种植,集体种植、统一管理、年终分红,全镇发展种植赤松茸达到了560余亩,年终每村分红2万元。统筹全镇菌菇大棚,发展小黑平菇、鸡枞菌、羊肚菌、赤松茸等多种特色品种菌菇,贫困户年分红500余元,集体收入增加了100余万元。
该镇大庙、北吴、清漳、南下堡、东王封、崔庄等10个微工厂项目,坚持把农民利益放在首位,统筹处理政府、集体、合作社、农民之间的关系,通过入股合作模式、租赁自营模式、物业服务模式、旅游开发型模式、产业带动模式、土地流转模式、基地示范模式等多种集体经济商业运营模式,引导贫困户、群众自愿将资金、资源、资产、技术、劳动力等入股到经营主体,带动周边就业100余人,人均年增收2000余元,集体分红39余万元,实现农民变股民。
分享到: